公司简介
普华讯光成立于2009年,以深厚的技术积淀、强劲的研发实力与卓越的创新能力,成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,致力为电力行业用户提供专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。普华讯光自创立以来,凭借持续的业务与技术创新能力,每年保持超过100%的营业规模增长,业务覆盖智慧量测和新型电力两个主要方向。
在营销业务管理领域,普华讯光凭借卓越的信息化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活力,多次参与国网试点项目、国网统推项目的研发与推广实施。公司承担的华北电网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试点项目,创造了“四项国内第一“的殊荣:第一家五线一库联合上线、第一家实现大规模、不间断生产、第一家实现大规模、扁平化直配、第一家实现不拆盘、批量、快速进出库自动识别。项目获得了冀北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、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,成为电力计量管理领域最具实力和经验的服务厂商,先后承担了江西、天津、湖南、河北等省市电力公司计量生产调度系统实施服务。
在计量业务管理领域,普华讯光凭借卓越的信息化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活力,全程参与国网计量生产调度业务,形成了多项创新技术及业务管理方式;全程参与国网省级供服中心改制建设,从省级试点项目建设到后期实施;全程参与国网计量专业建设标准的讨论制定。深度参与营销 2.0建设,支撑总部营销2.0项目组在北京有关计量部分的统一版本开发工作;支撑天津、湖南、山东、山西、冀北、河北等省公司的2.0中有关计量业务部分的实施工作。
在智慧计量实验室领域,普华讯光承建了江西数字化生产执行系统,实现了各线体设备标准化和信息全采集、生产执行过程的精细化控制;作为联合开发厂商,全程参与了总部智慧计量实验室(工控部分)的设计、开发工作,并承担试点建设验证(山西)工作。
(1)人才优势
普华讯光公司拥有电能计量、电力客服、配网自动化、综合能源及电力信息化、大数据研究应用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团队,具备IT技术研发、咨询规划、解决方案、项目建设、运行维护等全过程服务能力。多领域专家团队形成的专业高效解决方案,在电能计量、电力大数据、移动信息化等技术领域具有深厚的经验积累和领先优势。
(2)技术优势
普华讯光公司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,凭借深厚的电力信息化及大数据技术积累,建立持续的业务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,保持普华讯光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。自公司成立以来,已累计参与7项国家标准的编写,获得专利授权13项,软件著作权授权103项,近年来,普华讯光已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、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、双软企业、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证书、CMMI5、ISO系列证书、ITSS运维资质、AAA企业信用等级等多项政府荣誉称号,未来公司将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,为我国电力行业创新发展做出应有贡献,并先后入选工信部“2015年度中国物联网优秀应用示范项目奖”;“2014年度中关村高成长企业TOP10”;中国软件大会“2013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力行业最佳解决方案奖”。
(3)服务优势
普华讯光已在11个省建立了项目运营支撑机构,设立了覆盖全国五大区域的服务支撑体系,具备提供端到端“产品+服务”的综合交付能力。在2017年国网信息化建设中对实施厂商的服务评分中,获得首位第一名的好成绩,这是国网系统内客户对我们的本地化服务团队的肯定。
价值理念
我们的使命:让电网更智能、让用电更轻松。
我们的价值观:服务为本、创新为道、诚信担当、协同合作、脚踏实地、志存高远、谋大做小、精益求精。
我们的愿景:构建一个平台、聚集一群伙伴、完成一个使命。
企业“双碳”在行动
“双碳”指的是碳中和、碳达峰,按照我国提出的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、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。普华讯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践行“双碳”要求,普华讯光承诺在2028年前达到碳达峰,2058年前实现碳中和,实现“双碳”的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
(1)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能源效率、加强产品生产管理,提高产品的利用率,减少燃油车辆使用,提升新能源车辆的使用。
(2)在办公区范围内扩大企业内绿化面积,提高对 CO2的吸收。
(3)靠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来增加材料循环使用,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,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。
(4)回收塑料及金属制品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。
(5)尽量少消耗铝膜包装,以及其他一次性用品。
(6)积极参与、配合政府各项“双碳”以及“节能减排”工作,承担企业相应的责任和义务。
(7)通过企业官网、权威媒体、公共平台、发展报告等途径,准确披露“双碳”承诺、碳减排目标、碳排放现状、碳排放设施等。
(8)做好产品碳足迹核算,控制好产品在原材料采集、生产、产品的使用废弃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。
(9)做好其它碳排放措施,在产品生产、销售、运输、安装、使用、废弃等各个环节做好节能减排。
(10)促进新产品、新技术的运用,使电力运营企业及能源生产企业能够有效的做到减少碳排放。
我公司基于碳排放核查报告的2021年企业碳排放数据如下:
(1)直接温室气体排放
我公司拥有2辆办公车辆,一辆为1.6L的燃油车,一辆为新能源电车。
2021年燃油车行驶里程约为4万公里,汽油使用量约为4000升,碳排放量约为10.8吨。
2021年新能源电车为1万公里,碳排放量约为0吨。
(2)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
我公司2021年使用电量约为8万度,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(2021年修订版)》,将全国电网排放因子更新为0.5839 tCO2/MWh,碳排放量约为46.71吨
(3)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
我公司在2021年涉及到的办公设备、办公用品、职员差旅、职员上下班通勤、使用售出的产品和服务等,碳排放量约为4.2吨。
我公司计划在2022、2023和2024三年中,计划直接温室气体排放、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、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总量减排目标如下:
2022年,较2021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10%,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10%,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10%。总量减排计划减少15%。
2023年,较2021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30%,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30%,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30%。总量减排计划减少35%。
2024年,较2021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40%,电力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40%,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减少40%。总量减排计划减少50%。
我公司为实现碳减排目标,为国家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贡献力量,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制定企业碳减排措施。
(1)办公设备低碳
电脑的碳排放1/4来自于生产制造过程,剩下的3/4则来自电脑的使用过程,每台电脑一年会排放出0.1吨的二氧化碳。公司出台管理制度,要求员工在下班前、外出前和午休时将电脑关机或待机,尽量降低不必要的能耗。组织专人每周对公司所有电脑进行维护,优化系统,减少不必要的应用程序运行以此降低办公电脑能耗。
(2)业务联系、出行低碳
目前,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正在逐渐成为影响大气环境重要因素,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1603.8万吨,因此,我们应该在日常通勤、出差以及业务联系中做到低碳办公。比如,公司内部之间、公司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工作联系,基本通过微信、电子邮件完成,尽量减少传真和外出。一定要外出的,就几个同事结伴搭乘一辆车,最大程度地减少公务派车,在必要派车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新能源电车。
(3)办公用品低碳
公司上下全面推行无纸化办公,提倡工作人员进行电子阅读,必须要打印的资料尽量双面打印。日常的通知、学习材料都在公司邮箱、钉钉群中进行发布,不印发纸质版,减少纸张的消耗。在办公用品的采购上,优先购买绿色、环保、节能的产品。